有了去年的經驗,省去很多比較與爬文的時間,當然還是有在小小的搜尋看有沒有更完美的方案,的確2018年又多了幾家韓國中文滑雪課程。為什麼執意要去韓國,最大原因還是$$,前年比較核算過日本與中國哈爾濱,日本光雪場住宿、教練費用與滑雪用具就已經超出預算,而哈爾濱的CLUB MED也是報了個天價給我。這次答應要帶朋友一同前往,任何的不確定都會造成一次不愉快的出遊經驗,最後還是做了最保守的決定,用去年的行程稍做修改,希望自己與朋友都能夠玩得盡興又不傷荷包,為了要在預算內達成就得大半年前敲定好所有事情,才能預定到優惠行程與機票,還好大家也都很配合後續沒有要做更改。

抵達首爾的第二天一早,也就是要滑雪的首日,相約弘大站,當天尚有另一家也是中文教學的滑雪在同個地點接人,不過他們都是做當日來回的課程,也還好我們去年就認識Shoun教練,才不會上錯車。1小時多的車程,我是那種坐在車上若行走於一個未知的路段就無法入眠的人,就是貪圖窗外景色,當微光乍現紅藍紫色的漸層照亮天際,不補眠最大的福利美景植入眼底,這是行動中拍不出的鮮明色彩,只有看見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動。

01.JPG

同樣的來到相同的裝備店,裡面的人員也與去年差不多,可能是語言的障礙,衣褲不適合要換大換小常常遭到拒絕,如果有換情況只是越換越糟,今年打定主意要學雪板,所以防摔褲與護膝自己都有準備,店裡也是有提供;外套去年買了一件,只有褲子是使用裝備店。今年IRO有幫上課的人準備安全帽、風鏡與無線電,出發前就有看到IROFB上有提新增設備,非常貼心,畢竟運動是有風險尤其安全帽真的很重要,無線電在教學上幫助非常多。這次自己的風鏡與毛帽無用武之地,防水手套與厚長襪還是必須自帶,基於去年的HEAD手套太厚重,出發前又去補了雙防水薄手套,滑雪厚襪去年就買了幾雙,準備時務必要厚、貼、長到膝蓋,因為鞋子與腳型未必能完全契合,必須得靠襪子來做緩衝,如果襪子沒辦法貼實腳,就會磨出水泡,不管是SKISNOWBOARD的鞋子都會穿到小腿肚,襪子要長過鞋子腳才比較不會痛。要不斷提醒與說明,忽略這些小細節,在學習與遊戲中感到不適就會產生反感,腳痛、跌倒、不好玩而放棄,實在太可惜了。

02.JPG

9點鐘抵達雪場,分組帶開,騎士們這次三天都要滑雪,一位是第一次滑雪,另位上次有滑過一天,但兩位感情好先一起到初級班練習,我則獨自跟著雪板班上課,運氣很好安排到的是熟悉的Liam教練,上過他2天的滑雪課,對於他的教學套路算熟悉。昨晚抵達首爾時約-14度被冷到,所以今天外套裡加了羽絨背心,就是臃腫,開始前的暖身腰整個彎不下去,之後幾天氣溫回升,過中午後通常會滑到流汗,上半身僅著保暖衣、薄T恤與外套就夠。

這次上課連我總共有5位學員,一位來自香港的開朗男孩,第一天一早就自行自我介紹與大家握手寒暄,個人因為有陌生人社交障礙,有點被嚇到了;另外兩位男生來自台灣,聽說是同事,非常低調;還有一位很有勇氣的女生獨自前來,同樣要上3天課,甚至還要多住一晚,第4天再戰。

12.jpg   11.jpg

整個早上我們都待在初級坡的上層練習heel side,看過無數YT影片,沒有實地演練果真跟想像差很大,去年騎士2天雪板結束後全身瘀青與肌肉拉傷猶記在心,並在出發前一直耳提面命,造成我很大陰影以致幾日來噩夢連連,甚至做好放棄自我的準備,要跌要摔要滾就隨便了。但要跌倒還須先站,發現當斜度越大時就會越容易爬起來,我大概是到第二天才有辦法由heel side自己起身,之前都靠教練跟運氣。進度快的第一天結束已經可以大概控制方向做到落葉飄,而我秉持不逞強,能回到山下就是今天最大進步。在學習過程中,當坡道越平坦摔得越是淒慘,heeltoe踩不對板子就插到雪裡,對於那1釐米的變化與轉換只用說的真是太容易。

持續學習真的是非常奇妙的事情,原本卡卡的heel side,在休息一晚後一早居然連落葉飄都做到了,相對簡單的toe side很快就上腳,可以做到小幅度的左右移動,至少能夠控制前往想去的地方。在第一天下午時,我們就已經到中級坡練習,尤記去年在中級坡已經SKI到第三天還是沒辦法克服斜度這個心魔,教練總是不斷提醒頭抬起來看前面,@@。事隔一年當第一天又要再來到中級坡,心情是還沒整理好的,待實際踩在坡上,發現雪板真是對抗坡度的大利器,不想滑不想動就把heeltoe踩用力點就可以穩穩停住,終於可以站在高處好好欣賞下面的這片美景,再也不是看地板。第二天下午heel to toetoe to heel己教完,而一起上課的3位男生都可以做到S。兩天每日足足4小時的教學與練習,在第三天的下午,超級幸運的我又到了Bears Town最高點,這次再也不會害怕高度的落差,雖然無法像香港男孩一樣自由滑行變化,不過有教練的督促與鞭策下順利抵達終點。

21.JPG  22.JPG

個人的罩門就是需要前面有人帶路或後面推我一把才會往前走的人,屬於非常被動,第三天周六,雪場下午人稍多,練習起來總是東閃西閃,教練乾脆直接滑在前面,讓我們跟著他的路徑做相同的動作,這招對我學習真的很有效,來回幾趟進步很多,如果認真一點當天S是沒有問題的,可惜已經累了3天兩腳無力,通常要連續跌倒兩次才能正常重新站起來。說到跌倒,雪板是我接觸過的運動中最容易跌倒的,首日屁股就跌了無數次,還好有安全帽的保護,初學階段屁股跌倒有時可能連帶撞到頭,因為前一天屁股實在太痛,第二天偷偷穿了兩件防摔褲,但當天做toe side多,所以都摔膝蓋與手掌,宣告兩件防摔褲計畫失敗,還穿得太臃腫很難活動,在出發前我有準備溜冰用的護手,實際沒拿出來用,溜冰用的手心與手背上都各有一片塑膠片做為保護,若用在滑雪跌倒時力道太大容易造成骨折,要準備護手應該找柔軟加厚的。其實到第三天也是會跌倒,自己感覺越跌姿勢越美麗,從一開始像個肉餅般用力打在地上到最後完美撲街濺起層層雪花,跌到這種程度時大概就不太會痛了。

31.JPG  32.JPG

而我3天的雪板課就在未達成S的惋惜中結束。來換聊聊兩位騎士吧,不得不稱讚IRO的課程安排,小班制與程度上的分級,讓學員能夠受到良好的照顧並每個人有相對進度與進步。第一天早上的初級班,班上超過8人,由ShounHebe教練兩人同時上課,正好也補足Shoun不會說中文的遺憾,但對於騎士們實在太簡單,下午就調給Fibo教練與新加坡男孩一起上課,總共3位學員,騎士們這次可是天天不同教練給他們輪番操演,第二天分出的程度多,所以另外幫他們3人請了一位會說簡單英文的韓國專業教練作陪,看起來成效不錯騎士進步不少,最後則由魔鬼教頭Shoun加強訓練,在三天精實的訓練下,騎士已經追趕上我去年的進度,學到stem christie聽他們自己說差一點點就可以parallel併腿滑,不過我還是小勝他們,去年做到edging壓刃並上到高級坡滑。

33.JPG

出來玩有一點遺憾才會有再出發的衝動,騎士們與新加坡男孩成了患難之交,肖想著相約下個雪季再見;這次在IRO遇到的朋友幾乎都是待3天,白天上課晚上一起用餐,嘻笑聊天也為今年旅程留下許多美好記憶。

以上分享,僅供參考,每個人體驗結果多少會受身心理的化學變化成就不同感想,而學習進度每個人也會有所不同。出來玩,放鬆心情就好,不要像兩位騎士互相競爭又愛逞強,回來累得哇哇叫。基於去年騎士因為肌肉拉傷加瘀青,個人拖著兩人份的行李回家,今年風水還是沒轉,這次雖不用幫人提行李,但苦命的我自己的還是得自己搬。

蟀棄跌倒來一發

#ski #koreaski #snowboard #koreasnowboard #韓國滑雪 #滑雪 #irotour

相關文章連結:

2019元月_第二年韓國熊城IRO tour滑雪之三人行不行_正文

2019元月_第二年韓國熊城IRO tour滑雪之三人行不行_雜記

2018元月_韓國熊城IRO tour滑雪_正文

2018元月_韓國熊城IRO tour滑雪_雜記

arrow
arrow

    不可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